网络协议(十一)-用双十一理顺起来的网络协议

本文会尽可能详细描述双十一的技术栈,希望对大家能有所裨益。

整个过程会分为十个阶段,接下来也会分别从这十个方面进行讲述:

  • 部署高可用高并发的电商平台
  • 广播全网
  • 域名解析

1. 部署高可用高并发的电商平台

fig1.jpg

  • 主站点
  • 多机房,多Available zone
  • 数据中心,一个AZ
    • 汇聚交换机
      • 机柜
        • 接入交换机
        • 服务器

这些服务器上部署的都是计算节点,每台上面都有Open vSwitch创建的虚拟交换机,将来在这台机器上创建的虚拟机,都会连到Open vSwitch上。

fig2.jpg

  • 创建VPC
  • 指定IP段
    • 这样以后部署的所有应用都会在这个虚拟网络当中,使用你分配的这个IP段
    • 即使同一台物理机,不同的VPC也不会相通
    • 多个可用区,为每个可用区分配Subnet
      • 在两个可用区里面网段不同的时候,就可以配置路由策略,访问另一个可用区
  • 创建数据库持久化层
    • 云平台给每个Subnet的数据库实例分配一个域名,在创建的时候,需要指定可用区和Subnet,这样创建出来的数据库实例可以通过这个Subnet的私网IP进行访问。
    • 各个可用区都要有数据库,主从数据库,云平台会提供数据库同步工具,将应用写入的主数据同步给备数据库集群
  • 创建缓存集群
    • 每个可用区,Subnet有一套
    • 缓存的数据写在内存中
    • 因为较高的读写性能要求,一般不需要跨可用区读写
  • 写的程序们…
    • 相互关系
      • 之间通过RPC相互调用
      • 需要到注册中心去进行注册
      • 网络通信是虚拟机和虚拟机之间的
      • 不同的可用区之间,通过核心交换机连在一起,核心交换机之外是边界路由器。
    • 基础服务层
    • 组合服务层
    • Controller层
    • Nginx层
      • 负载均衡也是云平台提供的 PaaS 服务,也是属于某个 VPC 的,部署在虚拟机里面的,但是负载均衡有个外网的 IP,这个外网的 IP 地址就是在网关节点的外网网口上的。在网关节点上,会有 NAT 规则,将外网 IP 地址转换为 VPC 里面的私网 IP 地址,通过这些私网 IP 地址访问到虚拟机上的负载均衡节点,然后通过负载均衡节点转发到 API 网关的节点。
    • API网关
      • 网关节点的外网网口是带公网IP地址的,里面有一个虚拟网关转发模块,还会有一个OVS,将私网IP地址放到VXLAN隧道里面,转发到虚拟机上,从而实现外网和虚拟机网络之间的互通。
    • 智能DNS
      • 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运营商的用户,保证访问速度
    • CDN与边缘节点
      • 存储静态资源到对象存储里
      • 通过CDN下发到边缘节点

2. 广播给全网

fig3.jpg

外网IP是放在虚拟网关的外网网口上的,通过BGP路由协议让全世界知道。

BGP路由协议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去中心化自治路由协议,通过维护IP路由表来实现自治系统之间的可达性,属于矢量路由协议

每个可用区都有自己的汇聚交换机,每个Region也有自己的核心交换区域。

在核心交换外面是安全设备,然后是边界路由器。边界路由器会和多个运营商连接,从而每个运营商都能够访问到这个网站。边界路由器可以通过BGP协议,将自己的数据中心里面的外网IP向外广播。

3. 域名解析地址

fig4.jpg

客户的手机开机以后,在附近寻找基站 eNodeB,发送请求,申请上网。基站将请求发给 MME,MME 对手机进行认证和鉴权,还会请求 HSS 看有没有钱,看看是在哪里上网。

当 MME 通过了手机的认证之后,开始建立隧道,建设的数据通路分两段路,其实是两个隧道。一段是从 eNodeB 到 SGW,第二段是从 SGW 到 PGW,在 PGW 之外,就是互联网。

PGW 会为手机分配一个 IP 地址,手机上网都是带着这个 IP 地址的。当在手机上面打开一个 App 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解析这个网站的域名。

在手机运营商所在的互联网区域里,有一个本地的 DNS,手机会向这个 DNS 请求解析 DNS。当这个 DNS 本地有缓存,则直接返回;如果没有缓存,本地 DNS 才需要递归地从根 DNS 服务器,查到.com 的顶级域名服务器,最终查到权威 DNS 服务器。

如果配置了DNS和全局负载均衡,在权威DNS服务中,我们可以通过配置CNAME的方式,起一个别名,然后告诉本地 DNS 服务器,让它请求 GSLB 解析这个域名,GSLB 就可以在解析这个域名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策略实现负载均衡。

GSLB 通过查看请求它的本地 DNS 服务器所在的运营商和地址,就知道用户所在的运营商和地址,然后将距离用户位置比较近的 Region 里面,三个负载均衡 SLB 的公网 IP 地址,返回给本地 DNS 服务器。本地 DNS 解析器将结果缓存后,返回给客户端。

对于手机 App 来说,可以绕过刚才的传统 DNS 解析机制,直接只要 HTTPDNS 服务,通过直接调用 HTTPDNS 服务器,得到这三个 SLB 的公网 IP 地址。

4. 购物前浏览的过程 - 静态资源CDN

fig5.jpg

DNS -> CDN -> Cloud

我们部署电商应用的时候,一般会将静态资源保存在两个地方:

  • 接入层nginx后面的varnish缓存里
  • 对于比较大,不常更新的静态图片,会保存在对象存储里面

这两个地方的静态资源都会配置CDN,将资源下发到边缘节点。

配置了CDN之后,权威DNS服务器上,会为静态资源设置一个CNAME别名,指向另外一个域名,cdn.com,返回给本地的DNS服务器。当本地 DNS 服务器拿到这个新的域名时,需要继续解析这个新的域名。这个时候,再访问的时候就不是原来的权威 DNS 服务器了,而是cdn.com的权威DNS服务器,这是CDN自己的。

在这个服务器上,还是会设置一个 CNAME,指向另外一个域名,也即 CDN 网络的全局负载均衡器。

本地 DNS 服务器去请求 CDN 的全局负载均衡器解析域名,全局负载均衡器会为用户选择一台合适的缓存服务器提供服务,将 IP 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去访问这个边缘节点,下载资源。缓存服务器响应用户请求,将用户所需内容传送到用户终端。

如果这台缓存服务器上并没有用户想要的内容,那么这台服务器就要向它的上一级缓存服务器请求内容,直至追溯到网站的源服务器,将内容拉到本地

5. 下单过程,双方建立连接

对于下单,网站会提供RESTful的下单接口,这种操作有很强的私密性,因此需要通过HTTPS协议进行请求。

fig6.jpg

建立TCP连接的行为是在手机的APP和负载均衡器SLB之间发生的。

对于TCP连接来讲,需要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为了维护这个连接,双方都需要在TCP层维护一个连接的状态机。

一开始,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处于 CLOSED 状态。服务端先是主动监听某个端口,处于 LISTEN 状态。然后客户端主动发起连接 SYN,之后处于 SYN-SENT 状态。服务端收到发起的连接,返回 SYN,并且 ACK 客户端的 SYN,之后处于 SYN-RCVD 状态。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发送的 SYN 和 ACK 之后,发送 ACK 的 ACK,之后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这是因为,它一发一收成功了。服务端收到 ACK 的 ACK 之后,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因为它的一发一收也成功了。

TCP层连接建立完毕之后,接下来是在HTTPS层建立连接,在HTTPS的交换过程中,TCP层始终处于ESTABLISHED状态。

对于 HTTPS,客户端会发送 Client Hello 消息到服务器,用明文传输 TLS 版本信息、加密套件候选列表、压缩算法候选列表等信息。另外,还会有一个随机数,在协商对称密钥的时候使用。

然后,服务器会返回 Server Hello 消息,告诉客户端,服务器选择使用的协议版本、加密套件、压缩算法等。这也有一个随机数,用于后续的密钥协商。

然后,服务器会给你一个服务器端的证书,然后说:“Server Hello Done,我这里就这些信息了。”

客户端当然不相信这个证书,于是从自己信任的 CA 仓库中,拿 CA 的证书里面的公钥去解密电商网站的证书。如果能够成功,则说明电商网站是可信的。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不断往上追溯 CA、CA 的 CA、CA 的 CA 的 CA,反正直到一个授信的 CA,就可以了。

证书验证完毕之后,觉得这个服务端是可信的,于是客户端计算产生随机数字 Pre-master,发送 Client Key Exchange,用证书中的公钥加密,再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可以通过私钥解密出来。

接下来,无论是客户端还是服务器,都有了三个随机数,分别是:自己的、对端的,以及刚生成的 Pre-Master 随机数。通过这三个随机数,可以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产生相同的对称密钥。

有了对称密钥,客户端就可以说:“Change Cipher Spec,咱们以后都采用协商的通信密钥和加密算法进行加密通信了。”

然后客户端发送一个 Encrypted Handshake Message,将已经商定好的参数等,采用协商密钥进行加密,发送给服务器用于数据与握手验证。

同样,服务器也可以发送 Change Cipher Spec,说:“没问题,咱们以后都采用协商的通信密钥和加密算法进行加密通信了”,并且也发送 Encrypted Handshake Message 的消息试试。

当双方握手结束之后,就可以通过对称密钥进行加密传输了。

6. 发送下单请求的网络包

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接下来就是发送下单请求的网络包了。

在用户层发送的是 HTTP 的网络包,因为服务端提供的是 RESTful API,因而 HTTP 层发送的就是一个请求。

POST /purchaseOrder HTTP/1.1
Host: www.llchen60.com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Content-Length: nnn

{
 "order": {
  "date": "2018-07-01",
  "className": " 趣谈网络协议 ",
  "Author": " leilei "
 }
}

HTTP报文分为三个部分

HTTP请求的报文格式搞好了以后,浏览器会将其交给传输层,交给的方式是用socket进行程序设计。

HTTP协议是基于TCP协议的,所以使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发送请求,通过Stream二进制流的方式传给对方。到了TCP层,它会把二进制流变成一个报文段发送给服务器。

在 TCP 头里面,会有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目标端口号一般是服务端监听的端口号,源端口号在手机端,往往是随机分配一个端口号。这个端口号在客户端和服务端用于区分请求和返回,发给那个应用。

在 IP 头里面,都需要加上自己的地址(即源地址)和它想要去的地方(即目标地址)。当一个手机上线的时候,PGW 会给这个手机分配一个 IP 地址,这就是源地址,而目标地址则是云平台的负载均衡器的外网 IP 地址。

在 IP 层,客户端需要查看目标地址和自己是否是在同一个局域网,计算是否是同一个网段,往往需要通过 CIDR 子网掩码来计算。

对于这个下单场景,目标 IP 和源 IP 不会在同一个网段,因而需要发送到默认的网关。一般通过 DHCP 分配 IP 地址的时候,同时配置默认网关的 IP 地址。

但是客户端不会直接使用默认网关的 IP 地址,而是发送 ARP 协议,来获取网关的 MAC 地址,然后将网关 MAC 作为目标 MAC,自己的 MAC 作为源 MAC,放入 MAC 头,发送出去。

完整的网络包如下所示:

fig7.jpg

7. 流控拥塞与重传

对于手机来讲,默认的网关在 PGW 上。在移动网络里面,从手机到 SGW,到 PGW 是有一条隧道的。在这条隧道里面,会将上面的这个包作为隧道的乘客协议放在里面,外面 SGW 和 PGW 在核心网机房的 IP 地址。网络包直到 PGW(PGW 是隧道的另一端)才将里面的包解出来,转发到外部网络。

从手机发送出来的网络包的结构如下:

  • 源MAC地址
  • 目标MAC地址: 网关PGW上面的隧道端点的MAC
  • 源IP: UE的IP地址
  • 目标IP: SLB的公网IP地址

进入隧道之后,要封装外层的网络地址,因而网络包的格式为:

  • 外层源MAC: E-NodeB的MAC
  • 外层目标MAC: SGW的MAC
  • 外层源IP: E-NodeB的IP
  • 外层目标IP: SGW的IP
  • 内层源 MAC:手机也即 UE 的 MAC
  • 内层目标 MAC:网关 PGW 上面的隧道端点的 MAC
  • 内层源 IP:UE 的 IP 地址
  • 内层目标 IP:SLB 的公网 IP 地址

当隧道在 SGW 的时候,切换了一个隧道,会从 SGW 到 PGW 的隧道,因而网络包的格式为:

  • 外层源 MAC:SGW 的 MAC
  • 外层目标 MAC:PGW 的 MAC
  • 外层源 IP:SGW 的 IP
  • 外层目标 IP:PGW 的 IP
  • 内层源 MAC:手机也即 UE 的 MAC
  • 内层目标 MAC:网关 PGW 上面的隧道端点的 MAC
  • 内层源 IP:UE 的 IP 地址
  • 内层目标 IP:SLB 的公网 IP 地址

在 PGW 的隧道端点将包解出来,转发出去的时候,一般在 PGW 出外部网络的路由器上,会部署 NAT 服务,将手机的 IP 地址转换为公网 IP 地址,当请求返回的时候,再 NAT 回来。因而在PGW之后,网络包格式为:

  • 源 MAC:PGW 出口的 MAC;
  • 目标 MAC:NAT 网关的 MAC;
  • 源 IP:UE 的 IP 地址;
  • 目标 IP:SLB 的公网 IP 地址。

在NAT网关,网络包的格式变成:

  • 源 MAC:NAT 网关的 MAC
  • 目标 MAC:A2 路由器的 MAC
  • 源 IP:UE 的公网 IP 地址
  • 目标 IP:SLB 的公网 IP 地址

fig8.jpg

出了 NAT 网关,就从核心网到达了互联网。在网络世界,每一个运营商的网络成为自治系统 AS。每个自治系统都有边界路由器,通过它和外面的世界建立联系。

如何从出口的运营商到达云平台的边界路由器?在路由器之间需要通过 BGP 协议实现,BGP 又分为两类,eBGP 和 iBGP。自治系统之间、边界路由器之间使用 eBGP 广播路由。内部网络也需要访问其他的自治系统。

边界路由器如何将 BGP 学习到的路由导入到内部网络呢?通过运行 iBGP,使内部的路由器能够找到到达外网目的地最好的边界路由器。

网站的 SLB 的公网 IP 地址早已经通过云平台的边界路由器,让全网都知道了。于是这个下单的网络包选择的下一跳是 A2,也即将 A2 的 MAC 地址放在目标 MAC 地址中。

到达 A2 之后,从路由表中找到下一跳是路由器 C1,于是将目标 MAC 换成 C1 的 MAC 地址。到达 C1 之后,找到下一跳是 C2,将目标 MAC 地址设置为 C2 的 MAC。到达 C2 后,找到下一跳是云平台的边界路由器,于是将目标 MAC 设置为边界路由器的 MAC 地址。

你会发现,这一路,都是只换 MAC,不换目标 IP 地址。这就是所谓下一跳的概念。在云平台的边界路由器,会将下单的包转发进来,经过核心交换,汇聚交换,到达外网网关节点上的 SLB 的公网 IP 地址。

我们可以看到,手机到 SLB 的公网 IP,是一个端到端的连接,连接的过程发送了很多包。所有这些包,无论是 TCP 三次握手,还是 HTTPS 的密钥交换,都是要走如此复杂的过程到达 SLB 的,当然每个包走的路径不一定一致。

网络包走在这个复杂的道路上,很可能一不小心就丢了,怎么办?这就需要借助 TCP 的机制重新发送。

既然 TCP 要对包进行重传,就需要维护 Sequence Number,看哪些包到了,哪些没到,哪些需要重传,传输的速度应该控制到多少,这就是TCP的滑动窗口协议。

fig9.jpg

整个 TCP 的发送,一开始会协商一个 Sequence Number,从这个 Sequence Number 开始,每个包都有编号。滑动窗口将接收方的网络包分成四个部分:

  • 已经接收,已经 ACK,已经交给应用层的包
  • 已经接收,已经 ACK,未发送给应用层
  • 已经接收,尚未发送 ACK
  • 未接收,尚有空闲的缓存区域

对于 TCP 层来讲,每一个包都有 ACK。ACK 需要从 SLB 回复到手机端,将上面的那个过程反向来一遍,当然路径不一定一致,可见 ACK 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如果发送方超过一定的时间没有收到 ACK,就会重新发送。只有 TCP 层 ACK 过的包,才会发给应用层,并且只会发送一份,对于下单的场景,应用层是 HTTP 层。

你可能会问了,TCP 老是重复发送,会不会导致一个单下了两遍?是否要求服务端实现幂等?从 TCP 的机制来看,是不会的。只有收不到 ACK 的包才会重复发,发到接收端,在窗口里面只保存一份,所以在同一个 TCP 连接中,不用担心重传导致二次下单。

但是 TCP 连接会因为某种原因断了,例如手机信号不好,这个时候手机把所有的动作重新做一遍,建立一个新的 TCP 连接,在 HTTP 层调用两次 RESTful API。这个时候可能会导致两遍下单的情况,因而 RESTful API 需要实现幂等。

当 ACK 过的包发给应用层之后,TCP 层的缓存就空了出来,这会导致上面图中的大三角,也即接收方能够容纳的总缓存,整体顺时针滑动。小的三角形,也即接收方告知发送方的窗口总大小,也即还没有完全确认收到的缓存大小,如果把这些填满了,就不能再发了,因为没确认收到,所以一个都不能扔。

8. 从数据中心进网关,公网NAT成私网

包从手机端到了SLB公网IP所在的公网网口,由于匹配上了MAC地址和IP地址,因而将网络包收了起来。

fig10.jpg

在虚拟网关节点的外网网口上,会有一个 NAT 规则,将公网 IP 地址转换为 VPC 里面的私网 IP 地址,这个私网 IP 地址就是 SLB 的 HAProxy 所在的虚拟机的私网 IP 地址。

当然为了承载比较大的吞吐量,虚拟网关节点会有多个,物理网络会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虚拟网关节点。同样 HAProxy 也会是一个大的集群,虚拟网关会选择某个负载均衡节点,将某个请求分发给它,负载均衡之后是 Controller 层,也是部署在虚拟机里面的。

当网络包里面的目标 IP 变成私有 IP 地址之后,虚拟路由会查找路由规则,将网络包从下方的私网网口发出来。这个时候包的格式为:

  • 源 MAC:网关 MAC;
  • 目标 MAC:HAProxy 虚拟机的 MAC;
  • 源 IP:UE 的公网 IP;
  • 目标 IP:HAProxy 虚拟机的私网 IP。

9. 进入隧道,RPC远程调用下单

在虚拟路由节点上,也会有 OVS,将网络包封装在 VXLAN 隧道里面,VXLAN ID 就是给你的租户创建 VPC 的时候分配的。包的格式为:

  • 外层源 MAC:网关物理机 MAC;
  • 外层目标 MAC:物理机 A 的 MAC;
  • 外层源 IP:网关物理机 IP;
  • 外层目标 IP:物理机 A 的 IP;
  • 内层源 MAC:网关 MAC;
  • 内层目标 MAC:HAProxy 虚拟机的 MAC;
  • 内层源 IP:UE 的公网 IP;
  • 内层目标 IP:HAProxy 虚拟机的私网 IP。

在物理机 A 上,OVS 会将包从 VXLAN 隧道里面解出来,发给 HAProxy 所在的虚拟机。HAProxy 所在的虚拟机发现 MAC 地址匹配,目标 IP 地址匹配,就根据 TCP 端口,将包发给 HAProxy 进程,因为 HAProxy 是在监听这个 TCP 端口的。因而 HAProxy 就是这个 TCP 连接的服务端,客户端是手机。对于 TCP 的连接状态、滑动窗口等,都是在 HAProxy 上维护的。

在这里 HAProxy 是一个四层负载均衡,也即它只解析到 TCP 层,里面的 HTTP 协议它不关心,就将请求转发给后端的多个 Controller 层的一个。

HAProxy 发出去的网络包就认为 HAProxy 是客户端了,看不到手机端了。网络包格式如下:

  • 源 MAC:HAProxy 所在虚拟机的 MAC;
  • 目标 MAC:Controller 层所在虚拟机的 MAC;
  • 源 IP:HAProxy 所在虚拟机的私网 IP;
  • 目标 IP:Controller 层所在虚拟机的私网 IP。

这个包发出去之后,会被物理机上的OVS放入VXLAN隧道里面,网络包格式为;

  • 外层源 MAC:物理机 A 的 MAC;
  • 外层目标 MAC:物理机 B 的 MAC;
  • 外层源 IP:物理机 A 的 IP;
  • 外层目标 IP:物理机 B 的 IP;
  • 内层源 MAC:HAProxy 所在虚拟机的 MAC;
  • 内层目标 MAC:Controller 层所在虚拟机的 MAC;
  • 内层源 IP:HAProxy 所在虚拟机的私网 IP;
  • 内层目标 IP:Controller 层所在虚拟机的私网 IP。

在物理机 B 上,OVS 会将包从 VXLAN 隧道里面解出来,发给 Controller 层所在的虚拟机。Controller 层所在的虚拟机发现 MAC 地址匹配,目标 IP 地址匹配,就根据 TCP 端口,将包发给 Controller 层的进程,因为它在监听这个 TCP 端口。

在 HAProxy 和 Controller 层之间,维护一个 TCP 的连接。

Controller 层收到包之后,它是关心 HTTP 里面是什么的,于是解开 HTTP 的包,发现是一个 POST 请求,内容是下单购买一个课程。

10. 下单扣减库存,数据入库返回成功

一般在组合服务层会有专门管理下单的服务,Controller层会通过RPC调用这个组合服务层。

假设我们使用的是 Dubbo,则 Controller 层需要读取注册中心,将下单服务的进程列表拿出来,选出一个来调用。Dubbo 中默认的 RPC 协议是 Hessian2。Hessian2 将下单的远程调用序列化为二进制进行传输。

Netty 是一个非阻塞的基于事件的网络传输框架。Controller 层和下单服务之间,使用了 Netty 的网络传输框架。有了 Netty,就不用自己编写复杂的异步 Socket 程序了。Netty 使用的方式,就是IO多路复用。

Netty 还是工作在 Socket 这一层的,发送的网络包还是基于 TCP 的。在 TCP 的下层,还是需要封装上 IP 头和 MAC 头。如果跨物理机通信,还是需要封装的外层的 VXLAN 隧道里面。当然底层的这些封装,Netty 都不感知,它只要做好它的异步通信即可。

在 Netty 的服务端,也即下单服务中,收到请求后,先用 Hessian2 的格式进行解压缩。然后将请求分发到线程中进行处理,在线程中,会调用下单的业务逻辑。

下单的业务逻辑比较复杂,往往要调用基础服务层里面的库存服务、优惠券服务等,将多个服务调用完毕,才算下单成功。下单服务调用库存服务和优惠券服务,也是通过 Dubbo 的框架,通过注册中心拿到库存服务和优惠券服务的列表,然后选一个调用。

调用的时候,统一使用 Hessian2 进行序列化,使用 Netty 进行传输,底层如果跨物理机,仍然需要通过 VXLAN 的封装和解封装。

咱们以库存为例子的时候,讲述过幂等的接口实现的问题。因为如果扣减库存,仅仅是谁调用谁减一。这样存在的问题是,如果扣减库存因为一次调用失败,而多次调用,这里指的不是 TCP 多次重试,而是应用层调用的多次重试,就会存在库存扣减多次的情况。

这里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乐观锁(Compare and Set,简称 CAS)。CAS 要考虑三个方面,当前的库存数、预期原来的库存数和版本,以及新的库存数。在操作之前,查询出原来的库存数和版本,真正扣减库存的时候,判断如果当前库存的值与预期原值和版本相匹配,则将库存值更新为新值,否则不做任何操作。

这是一种基于状态而非基于动作的设计,符合 RESTful 的架构设计原则。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高并发场景。当多个线程尝试使用 CAS 同时更新同一个变量时,只有其中一个线程能更新变量的值,而其它线程都失败,失败的线程并不会被挂起,而是被告知这次竞争中失败,并可以再次尝试。

最终,当下单更新到分布式数据库当中之后,整个下单过程结束。


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可以在下面评论区评论,也可以邮件至 stone2paul@gmail.com

文章标题:网络协议(十一)-用双十一理顺起来的网络协议

文章字数:6.8k

本文作者:Leilei Chen

发布时间:2020-02-02, 13:58:42

最后更新:2020-02-02, 14:07:29

原始链接:https://www.llchen60.com/%E7%BD%91%E7%BB%9C%E5%8D%8F%E8%AE%AE-%E5%8D%81%E4%B8%80-%E7%94%A8%E5%8F%8C%E5%8D%81%E4%B8%80%E7%90%86%E9%A1%BA%E8%B5%B7%E6%9D%A5%E7%9A%84%E7%BD%91%E7%BB%9C%E5%8D%8F%E8%AE%AE/

版权声明: "署名-非商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

目录
×

喜欢就点赞,疼爱就打赏